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昨天第一次在思享家上发言,没想到竟然有不少围观者。其实写得并不算严谨,因为赵院长说了好多话,我只是凭记忆截取了一小部分。

今天还想接着昨天的那个研讨会说个发生在哥本哈根的一桩至今未解的案。不过,在说正事之前,我还想补充一些我在人大新闻系的“光辉往事”,权当给大家一笑。

昨天提及我曾为新闻系立了不少光,主要是体育项目。众位有所不知,我当年还曾是新闻系学生会副主席(我最多只能做副的)。有一次学校举行话剧比赛,我说服了班上的才子陈初越写一个剧本。他老人家思路一开,就创作了一个基于诗人顾城杀妻的调侃剧本。由于新闻系的学生多不擅长表演,性情又多为个人主义,并不热衷于集体活动,故只好由我们这些学生会干部亲自上马,一人分配了一个角色。我被发配演顾城的妻子谢烨。这对我是个极大的挑战,因为我是一个生性胆小怯场的人。硬着头皮上场后,我们这个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竟然获得了全校第一名。校话剧团遂决定拿我们这个剧本去参演市高校话剧竞赛。结果我系该剧的全班人马照单全收,只有一人被刷下——便是我!他们没有告诉我为何我没被选上,不过我自己猜是我的声音太难听。大家可想而知,这件事在我当时不再幼小的心灵里投下了多少深的阴影!

好了,继续言归正传。话说这桩案是关于温家宝总理在到达哥本哈根当晚,在丹麦王室招待的晚宴中,坐在他身旁的另一位国家元首不经意地对他说,主办国丹麦召集了20多个主要国家的元首在当晚举行密室会议。温总理听罢心中一惊,想自己怎么不知道有这回事,但他并没有向身旁的这位国家元首表达任何情绪,而是返回中国代表团召集团员开会研究对策,最后决定派外交部的何亚非副外长前去听会。

由于温总理人在现场却没有参加当晚的国家元首密室会议,只派了一个代表出席,西方媒体因此拿这事做了些文章,言下之意中国政府太“傲慢”。就是在今年的两会总理新闻发布会上,还有外国记者提这个问题。

在周日人大举行的研讨会上,这件事也再次被中方提起。中国谈判代表团副团长、发改委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就把上文提及的内容非常简短地说了一下,但并没有解释为什么主办国把中国领导人给落了。中国代表团似乎也没有去找主办国要一个解释。

其实,我们这些当时在哥本哈根会议现场的中国记者,也都感到非常困惑。会议结束后,西方的英文媒体又刊登了多篇评论文章,从不同的角度。直到会议结束四五天后,新华社发表了一篇长篇英文报道,就讲述了温总理在哥本哈根最后48小时的所言所为。我上面写的那段话其实来自新华社这篇英文稿的描述。这算是惟一的一篇解释温总理为什么没有出席当晚的20多国国家元首密室会议的文章。

不过,新华社的这篇报道并没有解决外界对此事的困惑,所以还会有外电记者在两会上再次向总理发问。研讨会上坐我旁边的世界资源研究所(WRI)高级顾问美国人沈岱波对我说,看了新华社的报道仍有很多疑惑,按照正常的逻辑,当温家宝发现他没有被邀请时,应该自己或派人去向主办方询问原委,但是他选择了悄无声息地回到代表团进行内部商量,最后还是决定派代表出席!如果代表团没有一人被通知有这样一个会议,何亚非出现在密室岂不是很尴尬?

而一直被“攻击”的英国《卫报》驻京记者华衷在讨论发言中解释为什么西方媒体没有pick up新华社发表的这篇英文报道。他说,首先,它发表时会议已结束好几天,人们的注意力已经开始转移(当时已经接近圣诞节),时效上太晚。其次,这篇文章虽然是用英语写的,但读起来象是文革语言(我真是佩服华衷想到这么好的评价),很多外媒因此并不感冒(这是我的语言,并非他的原文)。

华衷还试图中立地解释《卫报》在哥本哈根期间的报道立场。他说在会议开始的头四天,中国代表团做得很好,每天都有新闻发布会,经常跟外媒沟通,比美国代表团做得还要好。但到会议后期,特别是最后两天,当现场的状况越来越混乱,中国代表团反而选择了沉默。特别是当由“基础四国”和美国共同制造的 “哥本哈根协议”出炉并引起很大争议时,中国代表团没有发表任何声音。而这时其他代表团纷纷举行新闻发布会解释阐明立场,“77国集团”主席苏旦气候大使卢蒙巴甚至亲自跑到新闻中心开发布会,当然他是来唱反调的。

我可以证明当时的情形确实是这样的。我记得大家在熬了一个通宵后,在会场里到处跑着抓人采访。当时,我和虎军,还有中国日报的孙晓华在一起,正赶上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和副团长苏伟及其他几个下属在往出口处走,显然他们是准备离开会场。我们一路跟着问问题,但他们对我们视而不见,只顾一个劲地往前走,偶尔互相私语一下。(我严重怀疑如果是凤凰卫视的记者,效果可能会不一样)。我们三人最好只好悻悻止步。那会觉得自己做记者做得很失败。

话题:



0

推荐

曹海丽

曹海丽

30篇文章 12年前更新

《新世纪》周刊首席记者

文章